
物联工厂“智能工厂”的内核其实就是基于物联网的“物联工厂”。日常环境的物联网正在转变为工厂环境的“物联工厂”,“物联工厂”概念的内核包括物联网基础技术、结构柔性、内容集成、语义描述、全局标准化参考架构,精益技术和精益信息贯穿其中。物联工厂主要涉及3个方面:架构、信息管理、用户支持。
新智能现场设备的加入和分散自动化的提升对减少集成工作方法提出了需求。基于以服务为导向的架构(SOA)的方法是一个强有力的将功能软件模块与大型IT系统集成的分散式方法,对自动化技术的软件架构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包括机电一体化功能集成和智能现场设备。研究主题包括从商务软件到自动化领域的架构转换、方法、协议和工具,以及工业现场设备中即插即用原则的实现。研究重点有以下两个:通过即插即用技术实现设备集成;自动化中的以服务为导向的架构(SOA-AT)。
信息管理。在生产环境中互联的设备能顺利执行功能以及自主行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对数据和信息环境的清晰表达。自动化“金字塔”的所有层级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和信息,它们都与各自的机器、工厂和设施连接,并且从外部不可见。由于基于生产的数据和信息的语义注释是可视的、依环境提供的,这种对环境敏感的自动化增加了工厂的柔性以及效率。研究重点有3个:物联工厂中语义技术的重要性及其使用;通过对环境敏感的自动化达到生产环境中柔性的新维度;工厂系统中用于优化工艺的空间环境信息的使用架构。
用户支持。在物联工厂中,关注点是人员。未来的技术系统必须使自己适应人的能力,即useware工程(根据人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技术设计),从信息学到工厂自动化领域的方法和工具都需要用到基于模型的用户界面。这些模型、方法、工具的应用还包括工厂环境内的机器移动操作和泛在用户支持。研究重点有4个:基于模型的用户界面开发、由人机交互图像驱动的用户界面的术语适配、与工业现场设备进行基于直观任务的通信、工厂环境中的泛在用户支持。